你的位置:免息炒股配资 > 证券配资公司 > 专访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一带一路”共建国成发展带和发展极 对全球繁荣有序大有裨益
专访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一带一路”共建国成发展带和发展极 对全球繁荣有序大有裨益
发布日期:2024-03-08 06:15    点击次数:189

  当前,非洲国家中,已有52个国家和非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力量。其中,农业一直是中非合作的核心,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都将农业合作作为重要的内容。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间,中非农业合作有何亮点和待完善之处?2024年举办的第九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将有哪些亮点?围绕上述问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近日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徐秀丽。资料图“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提供新空间

  《21世纪》: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带来哪些机遇和影响?

  徐秀丽:“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空间,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发展经验的平行分享、农业发展合作机制的联合拓展、农业发展合作资源的多向流动。

  过去十年,中国在双边、多边等不同平台,通过宏观战略对接、中观政策规划对接以及微观科技、经贸、援助等务实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之间的联系,开创了多种南南合作、三方合作的新典范。

  2017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提供了宏观框架。

  迄今,中国已与近90个国家签署了100余份农(渔)业合作文件,且一半以上建立了工作机制;在上合、中国—中东欧、中拉、中非、中阿、中国—东盟等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设置农业议题,在二十国集团、金砖、联合国粮农三机构、世界银行、亚投行等多边国际组织与机制下深化农业议题。

  此外,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了多个涉农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农业科学研究,共建了10个首批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并与柬埔寨、俄罗斯等国家合作制定中长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缅甸等国联合发布有关农药、食品的质量标准等合作意向,充分展现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全球粮农治理领域的具体实践。

  这一系列新空间、新机制、新举措,大大提高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了农户收益水平和减贫能力,也增强了南南国际农业合作的整体战略杠杆能力和农业服务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提升了全球粮食安全的保障潜力。

  《21世纪》: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秀丽: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而言,尽管这些国家差别很大,但在大部分国家,发展是主要诉求。而要实现后发国家发展,或者说在推进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继而走向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认识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大部分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农业就业人口占到60%~80%,农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0%~30%。而在中高收入国家,农业GDP都已经降到10%以下。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更低,基本在2%以下,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也在3%左右。这说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空间很大。这些国家资源丰富,对农业国际合作的诉求强烈,希望通过引进技术、注入资金、加强管理等方式,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饥饿、贫困与营养等方面的问题。

  对中国而言,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基于农业之上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经验,可以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适合其发展阶段的、鲜活的、已经试验过的经验借鉴。同时,基于中国自身资源现状,也亟需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经验分享、贸易、投资、援助、科技等务实合作,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从而进一步为中国的持续现代化提供新的农业资源与发展空间的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加剧,尤其是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这些又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极大的冲击,从而影响粮食脆弱性国家的粮食供给,带来粮食危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口占到全球人口的60%多,经济总量目前只占到世界30%左右。如果这些国家成为粮仓、成为发展带和发展极,对于全球的繁荣、稳定和有序大有裨益,符合联合国对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要求。中非是“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示范区

  《21世纪》:中非合作是您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能否重点谈谈共建“一带一路”十年间中非农业合作取得的成果?

  徐秀丽:中非是“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不管是真、实、亲、诚的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外交理念,还是1+N的新型区域对话合作机制,都从中非合作的探索开始。通过中非发展合作的系列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教训,进而通过反馈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合作的水平。

  过去十多年,中非农业合作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

  第一,形成了多层次中非农业合作网络,拓展了中非农业合作的立体影响力。在过去十多年的过程中,中非之间既搭建了包括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等在内的长效合作对话机制,也凸显出一大批深入基层的“小而美”的民心工程,其中包括杂交水稻工程、菌草项目和玉米密植增产项目“小技术大丰收”等。合作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国际组织、大学、智库、公司、民间组织等,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中非合作的新局面。

  第二,开创了以科技为核心,以联合自强、互利共赢为准则的新型南南合作新模式。注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持续增强非洲国家人才与科技实力的积累,提高非洲国家自身粮食安全的保障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中国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种方式,推动中非农业合作科技的平行转移与人才资源的多向流动。迄今,中国在非洲设立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近期又发布了《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合作举措(2024—2026)和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倡议。目前,已有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在非推广,让非洲100多万小农户受益;中非农业联合研究中心也不断设立,并实施了援非百名农业专家、援非农业专家组等项目,每年培训非洲农业官员、技术员、农民、学生近万人次。

  第三,注重经贸合作与援助的相互促进,提高非洲国家自身的造血能力和生产能力。近十多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加速增长,中非农产品贸易额有望比10年前翻一番,突破100亿美元,非洲国家已有近400种农产品可开展对华出口,中国还主动给予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的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待遇,免税税目几乎涵盖所有农产品;农业投资存量保持平均两位数增速,对非农业投资存量超过18亿美元,投资范围从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及水产品养殖向上下游拓展,并通过援助的催化剂作用,不断增强非洲自身内在发展动力,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从而帮助当地提升粮食自给水平,增强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潜力。

  《21世纪》:中非农业合作存在哪些完善空间?

  徐秀丽:中非农业合作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呈现出“零敲碎打”的总体格局。中非农业合作的潜力巨大,仍有待挖掘。中非农业贸易量仅占中国农业贸易总额的3%左右,非洲对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0%~80%都集中在十多个国家。

  非洲国家农产品整体生产能力不稳、加工能力弱、进出口检验检疫能力有限,中国国内对于非洲农产品的品牌认可度、市场接受度等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需要做更加精细的、有针对性的贸易便利化促进、人才培养、消费者培育、品牌营销以及销售渠道畅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型南南合作的不断推进,中非农业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不断开展,中非农产品贸易额、贸易合作国都将不断提升、拓宽。农业将继续成为重点

  《21世纪》:2024年,中国将主办第九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能否谈谈您对此次会议的期待?

  徐秀丽:中国和非洲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疫情后的中非合作论坛将聚集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再次相约中国。

  本次聚会将是全球南方国家的盛大峰会,将会发出全球南方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共谋发展振兴、寻求独立自主、尊重多元与差异的最强声,全球南方智慧与方案将为新型全球治理的孕育做出贡献。

  我对本次大会的期待包括:

  第一,中非合作论坛将会与中国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进行对接,将非洲作为落实三大倡议的先行示范点、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责任体现区。

  第二,升级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机制,强化中非双方互信机制和战略对接,进一步结成更加紧密的中非全球南方发展共同体。

  第三,在中非合作论坛过去20多年成果系统总结梳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连续性的中长期品牌项目,并注重加强与联合国全球发展议程的对接。